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台灣服貿爭議的若干背景

台灣服貿爭議的若干背景

法制、國際關係及內政之間複雜互動,台灣問題在於弱勢而內鬥的立法/行政統治體制,加面對反對黨派的機會主義 ,法、理、情糾纒不清。

下面先引兩篇台灣論述。

國際貿易談判的「快速道」、政治處理與下䇿: 

「平心論此次服貿爭議,固因中國因素,而使此爭議更加激烈;然而,執政黨忽略國際貿易談判的國內立法環節,是一大疏失;立法部門缺乏處理對外經貿談判議題的能力也是問題核心。民主初級階段的台灣,該學的課題還很多。」

有官員和學者指出台灣的特別情況:

「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歐陽弘則指出,「海峽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立法是我國依據憲法增修條例第11條,該法第5條相關規定是國會授權行政機關進行兩岸貿易談判的依據,因此兩岸服貿協議接下來應該逕付二讀,而不該先行另外立法。」

法例程序誰對誰錯,只存不評。

至於太陽花學運,是某些青年人和高智分子看不過眼的後果:

佔領立院,衝擊行院,總統府前群眾抗議。跟國際標準比較,意義不能小覷,但代價至目前相對平和。激改含義未濃。

原因?怎樣過或過不了服貿又如何?長期佔領立院淨代價誰付?拉馬下台誰上?

恐中情緒很易瞭解, 減慢非對稱融合是筆者的立場,先決條件為自強。但若內政也散亂,憑什麼?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香港電影的內銷與外賣

香港電影的內銷與外賣

香港電影於戰後受兩種勢力控制:左派寫實(十號風球-身同感受)相對英殖容許進口的外國片,包括卡通,輪票打一場,裡面哈哈。蛋糕擲面。

我曾經穿校服曠課去排隊買票,為了看報紙宣傳所謂「嶺上雙梅」,前後皆見校服朋友。記不起任何後果。

到社會工作,同時搞社運,資訊開通,大島渚的感官世界、深喉又如何?

到外求學及旅遊,選擇上升,最糟糕對最優秀都有。

返回香港近年的所謂「主流」電影,印象不深。大多有些現實基礎,但無能力深入感性及智識反省,只好誇張並保持距離,避免卡絆及成本上升。

那麼就須靠主要演員和戲劇式情節。觀眾看了,會對現實作出各種浮面的發洩,甚或幻想為英雄。

無厘頭電影屬先例,離現實最遙。功夫加科技,飛天下海,藏龍臥虎,與成龍的拼命演出。永打不死,是外賣給荷里活的。

我一見便轉台。外賣可以極高素質,但遇到頗少。

話得說回來,仍然有不少有心人士拍具深意的電影,例如歲月神偷。忘記其他請諒。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不對稱融合:台灣與香港的分別

不對稱融合:台灣與香港的分別

就中國大陸跟香港特區的非對稱融合,我的保留及主張(本地須利用歷史及地緣因素發展獨特優勢)已經說了很,甚或太多(http://www.sktsang.com/ArchiveIII.html)。

某些道理,亦可應用於台灣;過度依賴始終是壞事。中南美對美國、非洲對西歐,皆屬例子,有無直接殖民化不過細節。

台灣的情況特別之處,在它國共的歷史鬥爭,令其保持政治和軍事距離,可見將來沒後英殖「一國兩制」之虞。議價能力比香港高多倍。

另方面,它卻缺乏港式經濟彈性,既非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也受掣肘,大陸的壓力毋須懐疑。

所以,台灣要衝破政經困境,做法異乎香港特區。發展自我優勢之餘,需要打開窗口,與國際進行貿易及資金互通。

不讓中國大陸經濟「侵略」,可以。記取非對稱融合教訓(如上述),應該。

概括言之,台灣與香港特區在政治、經濟及文化領域差異頗大,如何民主導航致較佳狀態,深思價值比影像直航似乎更具啟發。

佔領立法院,代表新一代的敢說敢行。佔領華爾街同樣年青動力。

我只餘下一個問題,民主青年內政急迫的本地和國際出路何處?

其實,我當年面對如此。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香港官僚英殖包袱和中式反制

香港官僚體制的英殖包袱和中式反制

香港目前的官僚體制沿自英殖時代。所謂現代化根本追不上經濟與社會高速發展。文官外行領導內行,幾年一調,過往的紀錄無時間看清楚,何況較深入、長遠的研究。田長霖教授的科技及創新報吿被置於不理,乃經典例子。

九七過渡之後,董建華曾經嘗試改革,北京亦「河水不犯井水」。但英殖積習太深,董被官僚制肘,加上國際金融危機和SARS,近乎一事無成。

2003年是分水嶺,中央政䇿180度轉變:CEPA、自由行、資金大量南來。弔詭找曾䕃權替代董建華。有兩個解釋假説:(1)短期再用英殖舊臣以穩定局面;(2)較長遠是看扁特區,作出各類準備。

曾翻抄九七前金融地產手法,新加要「阿爺」不斷支持。若說令特區的相對自治性的捩點,應在那時候。

就不對稱融合所產生的效果,我已經多有論析,包括下例:
http://www.sktsang.com/ArchiveIII/sktsang-local-20120205.pdf

對英殖香港及其後特區的北京政䇿中心,有若干接觸,感覺麻麻,敏銳程度不高。

用人有誤,還各具私心,陸港皆然。

英殖和特區的累積矛盾,在梁特首欠公信及表現能力情況下,爆發出來。

敬酒不飲,只有喝罰酒。

多餘!你主場,我們專注抗議。

結果?膠吧。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冬季臉帖

冬季臉帖

28/2/2014

香港是否患了政治的雙極失衡心理症(bipolar disorder),時而亢奮,瞬間抑鬱?如果單看媒體,特別網絡裡,容易產生如斯感覺。鏡中花、水中月;不起義甚至流血反攻共匪,宣布獨立還待何時?

當然是形象高過現實。少眾泛神,根本無同體,必須分散觀之。某些人物玩遊戲,管他/她馬的。
 
平均拉廣而言,目前香港矛盾在積累中,執政者能力低下顯化。唯動亂仍未浮面,願為理想付出代價者太少,再後難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uki.tsang/posts/646658168724981

24/2/2014

I had an argument with my teacher. "Your essay about dialectics is not comprehensible." Why? "It's not logical." He was an expert in linguistics and
Ludwig Wittgenstein.

I tried to explain that human language was not a good vehicle in conveying wisdom, as Socrates first suggested. That was the origin of dialectics. Our "debate" went on.

After some time, "What you said is either trivial though true, or important but wrong."

Finally, we understand dialectics. I told my teacher. "Goodbye, Mr Tsang."


24/2/2014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不應該用於你批評的人,若果他們採取語言暴力蓋過開放討論的方式。否則,你將遲早被他們同化,墮入下降漩渦。老師如是説,我記起。

18/2/2014

左膠

我出生最初印象,是躺在床上,看見天花板暗淡的燈光。懂人性後,爸媽告訴,姨姨帶我從舊木樓往斜路,我突然倒下,左膝蓋破裂,鐵打師傅命令不能動。

「這個曾澍基搞乜野,還叫自己新左?」我在港大大會的廁所聽到。出來,吓,聲音來源幾乎即閃。社會派鬥國粹派。

1980年代,內幕消息,許家屯在廣州黨團會議,將匯點定性為新左派。

「喂,死基仔,你做什麼?咁都唔入!」

大佬,不順腳,我係左輔,你地交親都右邊!終於,底線左腳勁抽,想傳中卻楣底彈入。好彩,但賺了兩隊友賽非全體朋友的掌聲。到中大崇基飯堂,啤酒不用付錢呢。

其實我知,左腳因早傷已膠、勁度強於盤弄的右腳。


17/2/2014

我就中港非對稱融合,以頗多文章提出異議已十多年,並主張香港須自強,避免淪為「中國另一城市」。但我反對排外。

不文明行為可以投訴;隨街大小便應該報警;自由行人數過多、搶購奶粉、雙非生育,抗議有理,矛頭主要屬政府政策和商業集團自利行為。

大陸來港旅客非常多元,質素差距難免。我遇見很糟糕的,也碰到極具禮貌者,還帶他們去巴士站,謝謝連聲,女孩笑說 bye bye

香港興起了股怪潮流,把非單元民眾籠統地標簽、甚而妖魔化,謂之「蝗蟲」;這類份子的做法跟其惡批的政府性質上有何分別,除權力外?

我想像自己辛苦賺錢,和妻子參加旅行團到特區,半強迫購物後在尖沙咀旺角間遊覽,看到「反蝗」行動,有什麼感覺?

我大概會想起在上海偶爾一見,但永遠拿着雪茄的老板。


14/2/2014

今晚一對三十多年的老情人,將撐枱腳抒懷。


7/2/2014

客家

講開又講,反正睡不著。中原南傳的除夏語/雅言外,後來還包括客家文化及方言,以至其它。為何未形成具焦點的群體呢?原因乃遷移太散,部分去了江西、福建(後來台灣) 。客家在廣東四邑、梅州、河源結聚,唯乏區內散播力。粵語就嶺南的嶺,卻造就既吸收又保距地理。客家人應否在廣東甚或香港,進行反抗語言沙文主義呢?

利益申報:家人一半屬客家。我是港產,英語比普通話流利,客家話99%不懂。

3/2/2014

忠於信念、計算大我尤其小我代價及後果的革命行動,就算非己所認同或參與,都會尊重。至於諷罵,特別網絡小眾多神式,由他吧,不勝其煩,除非越界。民主回歸派內意見頗多,無統一,某些朋友的繼後選擇,令我反感;匯點已消散呢。自省,容或判斷有錯,可能大錯,但無出賣原則以換取利益。我仍是廿一世紀的民主回歸派。

1/2/2014

其實我具烹飪的經驗,從童子軍到離家自住,遠付曼徹斯特,起碼五年。菜式由最「容易」的番茄炒蛋、西芹炒牛肉,以至難度甚高的燜燒腩肉。同在曼大修讀碩士的未來太太,於我所租而有焗爐房間跟同學吃過這道菜後,都超禮貌地稱讚 (見相片,拍攝者是她)。在外父母伯明翰家寄住,也弄過一兩手。浸大安頓後,竟廚技生疏~ 反省,我屬奇怪的動物,適應力過了某種臨界,會突然急升。


14/1/2014

倖存經驗

多謝樓下帖子各位祝福及意見,我暫未有尋死之念。但因癌病走不了,後遺症頗多,難以仔細外道。身體結構改變、精力下降等等,都採用各種方法(包括藥物、飲食) 應付。無論如何,除非瀕危,「過一天就一天」傳統智慧千萬莫信,否則連精神問題也將加劇。

愚見乃做好最壞打算,同時作最佳的「享受」和剩餘社會回饋。比喻為駕駛,不能見街口過街口,眼睛只看前端,總需要旅途目標,那怕屬移動。同時,又須預備橫路突然衝車,以及對線貨櫃/物件飛越。

我未患癌前,某年初三載朋友往新界遊,車在中線。忽然右邊快線有車狂颼,繼而左邊慢線又來,我進入維穩。真不幸,左慢飛車轉了個彎,竟然遇著一輛死火大巴。我急忙冒至緊急狀態,盡作為司機能力。玻璃四散,火花激起,車身搖擺,瞬息間右望扭至快道。「不要看!」我高聲告訴前座的太太及後座的朋友夫婦。

從未翻查意外後果…..

19/1/2014

鍵盤戰士的簡單邏輯
 
「爭取不到,不如拉倒」,是一些知識份子對特區政改最近提出的口號。公平點,「認真考慮」云云。
 
假如你站於高不可及的「道德高地」,又把對大眾實際後果置諸次要,如此原則雖簡單但易明。
 
切勿低估鍵盤戰士的魅力,若干行動組織已在響應中。
 
香港經歷理想與現實互相磨擦例子難數。以前筆耕,新世代主打鍵盤。知識為業者種類繁雜,各位適宜兼看兼聽。更易意見,到底屬自由。

8/1/2014

英雄與角色模範
 
我出生寒微,自幼家長只照顧飽暖,隨街跑,沒英雄,唯對碰。年紀較長,涼茶舖摔角手形成某種模範,打架時亂參,勝敗約半。上了中學,人家捧的我都懶理,甚麼武俠小說、寫實及淚水之類,反而鹹濕借本帶點樂趣。其他就是童軍、天離開群眾,仰望長空。
 
預科與大學之間,資訊擴闊。台灣文星中譯、Penguin 平價書本,1968 世界學運、文革、馬克思、存在主義、卡夫卡等。英雄與模範混雜。
 
大學於「鬼屋」寫尼釆的辯證美學,屬知識最離譜的嘗試,繼後投入各種運動,捷古華拉接近英雄形象;但不太久。
 
其後,明白成長了無需模範,世界變化之大、之迅速,莫想。
 
英雄?卻要吧,管他人為或者主觀。1994 Senna  之死,與吳仲賢兄同期。當年我要叫的士到銅鑼灣某家酒店看現場,火化映象仍未除。
 
廿一世紀,美斯四度球王,舒密加的再闖/創。禍福難料。
 
人生,最好有種健康吸納機制,英雄可哭,模範適當地保距。
 
3/1/2014

據資深傳媒朋友,香港報紙賣一份蝕一份,即印刷成本高於售價,賺錢倚靠廣吿和網絡擴張。生果及方向最高峰銷超過五十萬,現時二十萬已差不多。"公信力""影響力"乃兩回事,誇張屬好橋。其他報紙,多有政治或社會背景,活得不勁又死唔去。

9/12/2013

特區人口危機根本屬政經發展危機:「恐怖故事」

香港勞動人口將由2018年開始下降。政府的諮詢文件如是說。

移動平均推算出約三十年後(2041)的「恐怖故事」:三分之一老人、勞動參與率低於50%、撫養比例 712/1000。既然是推算,未來可以更壞或較好。
 
香港的人口窗早已關閉,1.2%的生育率遠低於2.1%。除非質素奇高,輸入怎麼是懸念?刺激生育率?就可見形勢,成本相對效果令我看淡;反正本地從來屬於移民社會。
 
關鍵在香港經濟跟大陸非對稱融合下,產業結構越趨狹窄,環境變劣。生者不生,來者快或不來,菁英卻步。上任特首於董「變法」失敗後翻炒金融地產老路,視大陸為救生網。我早已評論和警告。
 
解決方法不外:(1)通過積極的產業政策,協助火車頭衝破,燃點經濟動力;(2)規範非對稱融合;(3)為長遠負擔作出打算。
 
輸入勞動力,需分界別,否則頗易錯配,特區裡的政治反應可能強烈。進來者短期停留,還是會成為本地成員?
 
我認為,深層關鍵在於香港的內部狹隘、外向少為的發展模式。
 
說到底,人口問題是政經挑戰。
 
不過,讓我們先認凊這個「恐怖故事」!這是每一個具承擔的香港市民都應面對的前景!
 
考慮移民或暴動者皆然。
 
較詳細分析可能繼後,唯無保證~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金融霸權、貨幣戰爭與港元

金融霸權、貨幣戰爭與港元
 
跟年青朋友的高智對話,和其後愉快午餐,想紀錄些要點。

討論分兩個主要方面:(1) 世界金融貨幣制度;(2) 港元的回顧及前膽。其實我說了頗多,但不會太多。

(1)   世界金融貨幣制度

美元在二次大戰後成為國際經貿結算單位,初期還基於對黃金可兌換。越戰令國力耗費,其他國家特別法國要兌金,1970年代唯有放棄。之後反而產生弔詭,美元不再需要「儲備」,發行量成J曲線。1980年代中期,美國因此自由入不敷出,從世界最大債主變成現時最大債仔。資金輸出改為資金輸入。

這種霸權面對各類挑戰,形成「貨幣戰爭」:競爭貶值、新興結算流通單位,區域交易新渠道。

去美元化有各種方式,唯前路障礙多多。

(2)   港元的回顧及前膽

英殖時期,港元與英鎊掛鉤。1970年代初,英鎊危機,改掛美元,1974底索性浮動,匯豐作半央行。1983因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碰礁,港元急降。重回固定匯率7.80。單顧現鈔,我已批評。

快跳,1996,按諮詢項目經費,探訪IMF、世銀和阿根廷、愛沙尼亞、立陶宛。寫了個AEL模式報告,上交沒人理。

1997-98東亞金融危機,心血終浮。港元趨歸是跟完全可兌換和國際化的人民幣掛鉤。到時,應擴大點子,或新加坡式BBC (band, basket, crawl) 屬細則。

像真正高智交流,何來結論?

後話:那個午餐真好吃:北斗什麼?

在下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