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Perfectly powerful and perfectly good God

I posted on my Facebook page the article on "An Imperfect God" by Yoram Hazony
(http://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12/11/25/an-imperfect-god/)

I do not intend at all to offend believers in any religion, not Christianity, Buddhism and others. Please accept my apology if the effect turns out to be the opposite. Human understanding should reach the conclusion that a perfectly powerful as well as perfectly good God would ensure that there are no outright tragedies, disasters, injustice, and similar events on earth. Those things, in blatant forms, occur randomly and regularly.

So either God does not love us (including believers and/or non-believers) perfectly, and therefore requires a test of faith; or He is not perfectly powerful, i.e. He truly protects us all, yet there are things that even go beyond His power.

I know, God may well be outside the reach of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logic. He may still be perfectly powerful and perfectly good. Human beings are a subset of His Almighty’s attention, perhaps a very minute one in this wonderful cosmos. In any case, should believers on this small planet only rest on their faith? And pronounce as if they represented, however imperfectly, Him?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香港公共財政的矛盾

曾澍基 (www.sktsang.com)

 
香港經濟的主要發展障礙:是特區財政儲備過多,公共投資(住宅及商業房地產、醫療、教育等基礎供應,以至對有潛質行業如中西醫藥結合、物料科技、環保工業、高素質軟件開發的財税支援) 卻偏低或不全/。簡言之,沒有善用納稅者資源,又眼界不廣趨勢令人擔憂。過多儲備但就長遠公共投資欠缺積極,算是何種經濟政策?

先說財政。政府儲備龐大,世上少見(其他例子是挪威、阿聯酋、新加坡等)21世紀初的赤字加2004年沙士沖擊後,累積數額仍達一年的財政開支;無懼金融海嘯,2011年更回升近兩年水準,超過GDP30%
 
20123月,特區財政儲備為6690億元,相當於23個月政府開支,或2011年名義GDP31.4%。預算案中期預測估計,儲備將保持在1620個月的開支,或GDP27.4%至33.7%。

要那樣多儲備來幹什麼?保守派指《基本法》107條要求特區財政量入為出,力求平𧗾,避免赤字。但是,它其實並未界定時限。每一年?每三年?每次經濟週期?反過來,特區過多的盈餘也可被視為未有力求平衡,違反了107條。修改它可能屬零,要求釋法亦極難,當它「無到」乃適合態度。

歷任財政司的所謂「最佳儲備」,皆缺乏嚴謹理據,曾蔭權在1988-89財政預算案認為儲備「應相等於約18個月(下限)28個月(上限)的政府總開支」,無非因為亞洲金融及港元危機情況被迫保守。經聯匯改革後,它的標準意義已不大。梁錦松提過12月。唐英年及曾俊華都強調「充足」,甚至「越多越好」,但未定出準則。

銀元的另一面是公共投資偏低。1997之前有新機場和相連建設,對GDP比率曾超過9%。回歸一直反覆滑落,金融海嘯後才從低谷爬升,惟距離之前高峰頗遠。

公共投資是經濟發展的必需但非充足條件。港英麥理浩的十年大計;九七前以新機場為中心的基礎建設乃其中例子。董建華更進取:八萬五!奈何受最大地產商及陳方安生/曾蔭權公務員系統的不合作,再加亞洲金融危機以至2003SARS沖擊,「變法」失敗。中央改變「河水不犯井水政策」,曾蔭權回朝,小政府、大市場。內部硬體、軟件與新興行業的建設、培育重要性低於與大陸的融合:CEPA、自由行、中資在港IPO等。轉向對特區帶來好處,但亦產生後遺症。

在香港的小型開放經濟裡,宏觀的拉入(crowding in) 效應高於排擠(crowding out),地鐵沿線物業屬明顯例子。公共投資的相對下降,亦使整體(包括私營)固定資本形成對GDP的比率在回歸後滑落。

結果之一是土地與房屋供應滯後,引致供求嚴重失衡,樓價及租金在經濟增長率不高之下依然攀升,令民眾生活、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外來遊客因自由行大增,旅遊設施卻跟不上;雙非孕婦到港產嬰,擠壓擴展有限的醫療服務(過往十年醫院牀位只增1%) ;竟引發中港矛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商業樓宇面積相對而言遜於紐約、倫敦、甚或新加坡而核心區零售租金最近又超越紐約登世界之首。這種種,反映特區政府的短視,掌權者缺乏才幹氣魄。

保守式管治的代價是經濟回報偏低,以致削弱發展長遠動力。

歐洲中央銀行2007年一份研究報告,把儲備所賺的報和投諸實體經濟的邊際資本生產效率(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capital)比較,2005年底香港所付出的淨機會成本(net opportunity cost) GDP竟屬最高之列(3.2%-10.2%)

此外,按金管局及統計處的資料計算收益率亦處於低水準。20022011,每年平均實質只有3.8%;相對於GDP4.8%,合格嗎?原因跟ECB指出的差不多:儲備大多投資於「安全資產」,風險有限,得益自然難以會高。儲備是需要的,但應和經濟發展取個平衡。

太多財富藏於政府而非投入建設,就得付出「淨機會成本」。ECB報告以新興經濟體系的邊際資本生產效率(10%-20%)作假定,某些論者可能覺得不公平,由於香港屬「成熟」經濟。

無論如何,資源若放於創造性生產性活動和提高人力素質,經濟勁力會加強。投資(公共及私營)產生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 ,將帶動增長及發展。

特區政府自知儲備過多,所以2008年開始一次性「派糖」,如今累積千多億元。紓緩人口老化、貧富差距擴大,部份措施(包括注錢入設計欠善的強積金) 本身或無嚴重差錯,問題是治標不治本。

長遠政策須加強基本建設(土地供應、醫療、教育、運輸交通等),就倚靠跟大陸的不對稱融合反思,並通過財稅引導,促進/培養金融地產之外的其它火車頭及具潛質行業,從而振興經濟,使香港成為中國獨「特」的而非另一城市。

跨代而言,需建立退保制度,不要只「派糖」,使負擔較平均地動態分配。這些討論在筆者的網址 (www.sktsang.com/ArchiveIII. html),已上載頗多。

至於財政儲備應如何通過不同方式(包括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和政府投資公司-government investment corporation) 以增加回報,像挪威、阿聯酋、新加坡等,那屬另一故事。

**包括圖表及註釋的全文〈多儲備、少投資:香港公共財政的矛盾〉上載於筆者網址(http://www.sktsang.com/ArchiveIII/Tsang-FiscalHK-20121125.pdf)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夾縫的香港

心仍繫香港。1997年前我覺得「一國兩制」下特區應擺脫英殖無為及(戴卓爾夫人對鄧小平)後的所謂「放手政策」(英帝國剩餘幾許,有其他選擇嗎?)。

九七之後我主張香港須考慮歐盟小國「模式」如何在特區實現,關鍵乃發展本地經濟優勢,因為經濟附庸便可能開啟政治干預。

2003年是轉捩點,河水不犯井水變成不對稱融合。誰主動?誰投降?讓歷史判斷。我批評此一趨勢的文章頗多。

怎樣重拾本土優勢?類似假命題。其實有多少人真正關心香港?

反共、抗共、非共、港自治、獨港、港獨,戀英、念英、親共、南下把港陸化、資本控港等等,都屬平台,直接行動和網址交雜,意念或會越搞越烈。但意念轉化為行動,實現率高或低?

我第一本出版書「香港與中國之間」已描寫夾縫社會。

感慨幾十年後夾縫仍有如斯假面,表裡不一,公私利益混淆,說三道四無問題;請遵守基本歷史和邏輯規舉。

夾縫其實可以生出頂漂亮的花朵!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矛盾的緩解對加劇

曾澍基
 
從歷史及辯證角度看,有些矛盾應越早顯露越好。對陣各方都須走幾歩棋,成就和代價若非公認,亦心裡有數,然後再計算。小爆炸可能防止大爆炸,流少血避免流多血。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就是悲劇反例子。

很個人式,男女相戀產生磨擦,閙一場,分手或復合,起碼出現冷靜期,他殺、自殺或互殺機會較低。

看宏觀點,世界、區域、大陸、中港、特區,這道理未必放諸四海皆準,但應具參考價值吧?

另些矛盾屬"不可調和",例如馬克思所說資產對工人階級的矛盾。至於以巴衝突,因外力及內因拖延甚久。

從對策/博弈理論(game theory)分析,請看我另一貼子:


英文內容:

Wars, not to say world wars, are complicated. Zero-sum games? "Prisoner’s dilemma"? From statics to dynamics? Thomas Schelling, an eventual Nobel Prize winner (2005) provided some expert views in this 2002 piece which quoted him.


…..

Explanations 2 ("Diverging interests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leaders") and 3 ("Ironic twist") are noteworthy. No. 4 is on the prisoner’s dilemma and No. 5 on "threat bargaining". I know some of you are fed up. For the very basic concepts, absolutely nothing beyond them, my lecture notes on game theory serve some elementary introductions (http://www.1970splus50.com/Notes.htm)

I have just added a new piece which explains the various concepts in more accessible terms: http://www.1970splus50.com/Notes/IIAe-Oligopol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