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澍基博客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人性善惡與文化大洞
曾澍基
人性善惡的爭論永無休止。以前所引的一篇文章指出「博愛」
(al
truism)
針對早古人類鬆散部落生存之道,繼而在進化過程中影響新生代的腦
袋和行為傾向,這是對自由資本主義的「原子化個人主義」
(ato
mistic individualism)
的上佳批判。
(
http://healthland.time.com/2012/10/08/is-human-nature-fundamentally-selfish-or-altruistic/
)
不過,人類生物進化,亦受文字語言、社會建構、以至文化傳
𠄘
的
影響。數碼
(digital)
沖擊
模糊
(analog)
。灌輸有了新的機制。記錄
歷史充滿血腥:四大「文明古國」、羅馬的征戰、中世紀黑暗
時代,封建制度的殘酷、帝國主義的屠殺剝削、奴隸交易
...
。人性還算偏善?
我粗淺的想法是:人性仍有群體傾向,無私互助心理潛藏。不過,文
字語言文化的出現,開啟了地球生物變遷一個大洞。個體出生即投進
特殊系統:善性被引向「同類」。惡性則指向敵系社會。
近幾百年,似乎生物和文化的矛盾正在交戰。障礙主要乃制度及不平
衡發展。希望部份均衡可能有望。我的理想,始終屬世界社會民主,
讓人類善性顯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