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粵語和客家話起源
 
粵語非粵人所創,而是漢族中原夏語”/”雅言南傳後的非完全保留。保衛粵語,就是保衛華夏文化,對中國歷史也有好處?/獨港論者 倒要反思。

//更重要的是,廣東話也不是原始土著居民原來的語言,而是原來黃河流域夏朝的古老語言。到了今天,黃河流域已經不再流行這種語言了,已經成為失傳的語言。反而廣東保留了這種古老的語言,廣東話成為中國漢語的活化石。

漢語是漢人的語言,粵語卻不是粵人的語言。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荒唐,然而事實如此。


據邢公畹等先生考證,早在龍山文化時期即堯、舜時期,黃河流域就發生了一場以中原為中心、在空間上向周圍、在時間上向後世擴展的「夏語化」運動;到西周時期,進而形成以夏語原生地秦晉的方言為標準音的「雅言」(見《漢藏語系研究和中國考古學》)。


黃河流域之所以成為文明中心,跟「夏語化」運動有著極大的關係。正是由於這種原因,當今的漢語各大方言之間儘管千差萬別,卻總可以發現它與黃河流域的某種淵源。

作為漢語七大方言之一的粵語,便是如此。雖然它從古百越語言中吸收某些因素,但總體來看與古漢語有著更密切的淵源,有些語音和詞匯,在今天中原漢語已經失傳,在粵語中卻保存完好。例如古漢語中的入聲韻母,在今天的中原漢語中已不復存在,而在粵語中就完整地保存著。


有人以為粵語來源於古代嶺南「百越」語言,這不合乎事實。粵語確實保存著某些古代嶺南「百越」語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來源,則是古代中原一帶的普通話——「雅言」。


粵語雖然以「粵」命名,卻非由古「粵人」的語言演變而成,不是古粵地的「土產」,而是從外地「引進」的,是漢族移民帶來的。這漢族,是秦代的漢族,主要是晉、趙、燕、魏的舊貴族及其下屬兵丁。//
 
http://observator-gutentag.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8674.html

 
客家

講開又講,反正睡不著。中原南傳的除夏語/雅言外,後來還包括客家文化及方言,以至其它。為何未形成具焦點的群體呢?原因乃遷移太散,部分去了江西、福建(後來台灣) 。客家在廣東四邑、梅州、河源結聚,唯乏區內散播力。粵語就嶺南的嶺,卻造就既吸收又保距地理。客家人應否在廣東甚或香港,進行反抗語言沙文主義呢?

利益申報:家人一半屬客家。我是港產,英語比普通話流利,客家話99%不懂。


臉書的伸延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shuki.tsang/posts/636348909755907?comment_id=5729378&offset=0&total_comments=17&notif_t=share_com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